• <table id="s4sus"></table> <td id="s4sus"><kbd id="s4sus"></kbd></td>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領域 > 侵權責任

    中國影視法律網:新片場等兩被告被判侵權

    日前,海淀法院公布了一起知乎問答被改編成短視頻的侵權案判決結果,新片場等兩被告被判決停止侵權。

    案件回顧

     

     

    原告辛先生訴稱,2016年11月24日,其在“知乎”網站標題為“有哪一瞬間讓你覺得被撩到或者成功撩到別人?”的網帖下,發表了以自己的真實經歷為內容創作的文字回答(下稱權利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權。2017年,辛先生發現新片場公司在新浪微博賬號“小情書LOVOTE”所上傳的播放量超過1400萬次的《第一天的開始,一輩子的堅持》短視頻(下稱被訴視頻)在人物設置、臺詞、故事情節等方面都和辛先生發表的權利作品一致,同時該被訴視頻也在騰訊網、優酷網進行了上傳。后據辛先生了解,被訴視頻是新片場公司委托王先生攝制的。辛先生認為,新片場公司和王先生不僅共同侵犯了其對權利作品享有的攝制權,還與新浪微博的運營方微夢公司共同侵犯了其對權利作品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故辛先生訴至法院,要求新片場公司刪除在優酷網上發布的被訴視頻,同時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其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3709元。

    被告新片場公司、王先生辯稱,權利作品屬于慣常表達且篇幅較短,缺乏獨創性,不認可辛先生為權利作品的作者,同時認為辛先生主張的賠償額過高,不同意辛先生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微夢公司辯稱,新浪微博上僅存在被訴視頻的鏈接,點擊播放時會跳轉到第三方網站,同時微夢公司為信息網絡服務平臺,被訴視頻已經及時刪除,微夢公司不構成侵權。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原告辛先生主張權利的內容為發表于知乎網上的一段關于“有哪一瞬間讓你覺得被撩到或者成功撩到別人?”的文字回答,雖然篇幅較短,但通過一系列的人物設置及情節串聯等完整的描述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故事,其既不屬于思想范疇也不屬于有限表達,在文字內容的創作上體現了獨創性,屬于獨創性表達,且可以通過有形形式復制,故應被認定為我國著作權法上所列舉的文字作品。辛先生提交的相關證據,可以認定其為權利作品作者,享有權利作品的著作權。

    本案中,被訴視頻與權利作品雖在作品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二者仍存在表達上構成實質性相似的可能。在進行實質性相似判斷時,人物設置與故事情節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根據本案中辛先生所提交的比對表,權利作品和被訴視頻中均包含了“男生堅持每天削一個蘋果送給女生”等情節,相似的人物設置與故事情節通過組合編排構成了被訴視頻與權利作品的主要內容,且各個情節均包含了人物、場景、發展經過及結果等細節,足夠具體,脫離了抽象的思想范疇,屬于具體的獨創性表達。同時,權利作品作為文字作品僅以書面文字體現表達,被訴視頻則由畫面、臺詞等動態影像表達組合而成,內容更為豐富,出現權利作品中不存在的情節,甚至在對同一情節的具體處理上存在不同均不可避免。在辛先生主張的相同情節構成獨創性表達的前提下,上述不同不足以影響法院認定被訴視頻和權利作品在上述情節的表達上構成實質性相似。此外,結合本案證據可知,權利作品發布時間早于被訴視頻創作時間,法院認定創作被訴視頻時,王先生有接觸權利作品的可能。

    在“接觸+實質性相似”要件均滿足,且在案證據無法證明被訴視頻是王先生獨立創作的基礎上,辛先生要求新片場公司刪除被訴視頻,及要求新片場公司與王先生共同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關于微夢公司的責任,法院認為微夢公司作為新浪微博的經營者,是信息存儲空間服務提供商,已履行適當注意義務,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最終,法院判決被告新片場公司和王先生共同賠償原告辛先生經濟損失5萬元及合理開支13709元。

     

    法官釋法

     

     

    案的典型意義有兩處,其一是關知乎回答是否能構成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這一問題的論證。知乎回答是知乎用戶針對其他用戶在知乎平臺上所發布問題作出的回答,近年來,知乎回答已發展成為一種較為常見的公眾在線分享經驗的新方式。隨著這一交流方式的發展,與之相關的著作權糾紛也隨之增多。本案所涉及的知乎回答字數雖少,但通過一系列的人物設置及情節串聯等完整的描述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文字內容的創作上體現了獨創性,同時該回答可以通過有形形式復制,屬于受我國著作權法所保護的文字作品。其二是關于不同形式的作品間抄襲的認定。在認定兩作品之間是否構成抄襲時,除需要依據“接觸+實質性相似”規則進行判斷以外,還應當明確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理論,完全獨立創作完成的兩個作品,即使符合“接觸+實質性相似”的要件,也可以分別享有著作權,不必然會被認定為構成抄襲。因此法院在本案中首先論證了權利作品和被訴視頻之間存在實質性相似,隨后考察了被告具備接觸權利作品可能性,最后結合被告無法證明被訴視頻系獨立創作這一事實,認定侵權行為成立。

     

     

    碎片化文字同享著作權

     

     

    諸如知乎問答此類的知識分享平臺在近些年來層出不窮,并儼然發展成為一種大眾在線分享經驗的主流方式。然而,短短幾行的經驗分享、知識分享,看似碎片化,卻也有著明確的法律界定。

    在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虎看來,文字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權的保護,不在于篇幅大小,而是在于內容的獨創性,可能有的作品有20個字,但是內容是自己創作的,并與其他作品形成自身的獨特之處,那么也擁有獨創性,受到著作權的保護。但有的作品可能字數很多,內容卻不能脫穎而出,與其他大同小異較為簡單,那么就難以認為擁有獨創性。

    然而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如今許多用戶并不知道自己在平臺上一個簡單的回復,一旦被別人免費占取、實現變現,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知乎資深用戶梁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由于大部分人對于版權維護的意識十分淡漠,所以從2016年開始,我和幾個朋友便會有意識的在網絡視頻平臺、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搜索,一旦發現有侵權現象,就第一時間私信那些作者。版權意識的提升,無法僅通過一兩個案件的勝訴就得到重視,甚至實現普及。這需要創作者、平臺,相關行業公司、機構,乃至監管部門共同行動起來”。

    來源:海淀法院網、北京商報

    在線留言
    ERP系統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