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誼兄弟研究所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們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我國影視行業發展迅速,截至2018年底,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居全球第二,年度票房從2012年的170.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近610億元,與北美的差距越來越小;中國銀幕數居全球第一,2018年底銀幕數突破6萬塊,比第二位的北美多2萬塊。①“十三五”規劃指出,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可見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在這樣的發展條件下,影視行業企業及從業人員也成為一個不斷壯大的群體,行業在努力生產優秀作品、打造專業人才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不穩定因素,其中影視行業稅收就是2018年的熱點話題之一。今天,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將從中國影視行業政策環境、影視行業稅收政策入手,結合影視行業演藝人員稅收現狀,研究梳理中國影視行業現狀。
中國影視行業發展政策環境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影視行業在國家文化戰略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國家文化輸出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影視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以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
“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中國影視行業稅收政策

▲來源:pexels
2018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級稅務機關要深刻認識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的重要性,提出從2018年10月開始直到2019年7月底前結束,地稅務機關通知本地區的影視制作公司、經紀公司、演藝公司、明星工作室等企業及影視行業高收入從業人員開展自查自糾、稅務機關進而督促糾正、重點檢查并總結完善,切實抓好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的落實,積極營造支持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稅收環境。國家開始加強對影視行業稅收的監管,收緊稅收政策,影視行業的稅務整頓也正式拉開帷幕。②
中國影視行業高收入群體--演藝人員稅收現狀
演藝人員納稅情形③
1.因任職受雇于簽約的演藝公司取得的固定工資、分成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稅,最高稅率45%。
2.若明星同時是演藝公司的股東,其取得公司稅后利潤分工,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納稅,稅率20%。
3.若明星投資成立自己的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性質的工作室,其取得的各項所得應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納稅,最高稅率35%。
4.若明星在簽約公司以外,單獨以自己名義從事商業演出、拍攝廣告,并自行結算的,同時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納稅,加成征收,最高稅率40%。
5.若明星個人出書,則應按照“稿酬所得”納稅,稅率20%。
演藝人員報稅方式
相關法律責任
1.演藝公司未按規定扣繳稅款的責任:
2. 明星個人未按規定期限辦理自行申報的責任:
《征管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國影視行業稅收優惠政策
在財政稅收方面,文化產業稅收優惠政策規定對電影制片企業銷售電影拷貝(含數字拷貝)、轉讓版權取得的收入,電影發行企業取得的電影發行收入,電影放映企業在農村的電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城市電影放映服務,可以按現行政策規定,選擇按照簡易計稅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對廣播電視運營服務企業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農村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免征增值稅。

▲來源:pexels
在投資融資方面,在國家許可范圍內,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允許以控股形式參與國有影視制作機構、文藝院團改制經營,在投資核準、銀行貸款、土地使用、稅收優惠、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對外貿易等方面給予支持。這些文化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根據以上規定,稅收減免、返還等優惠政策必須由法律、行政法規作出明確規定,或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財政部門提出申請并得到國務院批準后才能實施。如果地方政府給出的稅收優惠政策超越了其權限,沒有上級文件支持(法律、行政法規),這種優惠政策是無效的。
總結
[1]中商情報網,2018年全國電影銀幕總數突破6萬塊 穩居世界第一(附圖表 ),https://w.url.cn/s/AFNNdKv
[2]中國稅務報 ,https://w.url.cn/s/AicNkVz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https://w.url.cn/s/ADSUi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