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壹娛觀察
作者:壹娛觀察
編譯/金品
《雷神:諸神黃昏》將于11月3號在美國上映。但是幾周前,本該是雷神和綠巨人的主場卻爆發了另外一場戰斗:美國編劇工會根據《銀幕認證手冊》否決了編劇Stephany Folsom的story by(原創故事)的編劇署名。
“漫威都給了我‘story by’的認證署名,然而工會根據規定否決了我的認證” Folsom周一發推特表示,“太荒謬了,制片方居然比工會更保護你的利益”
漫威幾個月前發布的海報顯示,原創故事(story by)作者是Craig Kyle & Christopher Yost and Eric Pearson,改編劇本(screenplay by)作者是Eric Pearson。
之前發布的海報上,故事編劇為Craig Kyle & Christopher Yost,Eric Pearson,并無Stephany Folsom的名字
Folsom在2015年12月加入《雷神3》劇組。雖然她自己說漫威給她署名,但似乎漫威也有點不情愿。兩個月前,漫威曾發布一款沒有她名字的編劇署名的海報。
美國作家協會WGA規定,將“Story by”認證嚴格限制到兩位以內的編劇或者團隊,這可能就是 Folsom和Pearson爭“Story by”認證的導火索了。因為Pearson已經獲得獨立的“ Screenplay”認證署名,有可能再獲得一個“story by”的署名。(Kyle 和Yost早于Folsom加入劇組,這兩人是該劇本最早的編劇,也是劇本最初的創作者,所以已經有了Kyle&Yost作為一個編劇團隊獲得了“story by ”兩個署名權中的一個,而皮爾森獲得了“screenplay by”署名,可能也得到“story by”署名)
但是根據Folsom推特上的回復,工會可能將Craig Kyle 和 Christopher Yost分成兩個編劇來認證,而非一個團隊,因此否決了Folsom的署名認證。
Folsom的推特獲得了很多粉絲和朋友的關注,甚至有人勸她退出工會。但是著名的影人、制片人、導演克里斯托弗·麥克奎里(Christopher McQuarrie)卻強調了她應該和漫威保持良好的關系。他寫道:“和漫威保持良好的關系和獲得銀幕認證一樣重要。”
有消息來源告訴媒體:Folsom將對判決結果進行上訴,認證審查委員會對認證結果進行重新審查,但是認證審查委員會只會尋找仲裁結果的違規規則,不會重新判決整個案子。
在復雜的流程結束前,Folsom還需要等待。但是美國編劇工會已經否決了Folsom的認證,在這種情況下,再一次的審查和認證的結果應該保持不變,Folsom很可能還是得不到編劇認證。
上文提到的好萊塢《銀幕認證手冊》,由編劇協會和制片方等多方面共同制定,規定了“Written by”、“Story by”、“Screen Story by”等多個頭銜的定義,擁有很強的約束力。“Screenplay by”這個署名原則上規定不可以有超過兩個以上的署名共享,特殊情況下,單個編劇署名可以三個人,或者是由編劇組成的兩個團隊。除此之外,對于寫劇本的百分比數,以及原創和原創劇本都有非常嚴格的量化標準。
當編劇團隊獲得認證的時候,會在這些編劇的的名字中間使用一個“&”來表明這是一個編劇團隊;如果在編劇的名字之間使用“and”則表示編劇們獨立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通常是一位編劇重新撰寫了另外一位編劇的作品,這種命名方式是通過全行業的習慣和實踐確定下來的。
兩種文體“screenplay by”和“story by”的認證是不同的。story by - (原創故事作者),表示創作出電影梗概但是沒有撰寫劇本的人;screenplay by -(改編劇本作者),表現撰寫劇本但是并沒有創作出電影故事梗概的人;written by(原創劇本作者)則是即寫了故事、又完成了劇本的編劇,所以,通常來講,原創劇本作者=原創故事作者+改編劇本作者。
這里的story區別于劇本,是指組成角色發展和動作的的基本敘述、觀點、主題和大綱。如果作品是在工會管理下的雇傭編劇寫的,或是從片方和工會認定的專業編劇手中購買的,以及劇本是基于工會管轄下寫的續集故事,該作品編劇可以獲得story by的認證。
而 screenplay by 的認證是對改編劇本的認證,改編劇本內容包含單獨的場景和完整對話、對之前劇本的改編、場景串聯、劇情梗概、人物對話,以及這些內容在最終拍攝腳本中中占的比例。
漫威給Folsom的認證是包含在“編劇署名通知”(NTWC)里面的。在確定最終認證之前,漫威需要將這份通知發送給所有涉及的編劇和美國編劇工會,如果編劇對名單結果提出抗議,工會就會進入仲裁程序。
在進行仲裁時,仲裁人被要求能夠迅速、公平和公正地解決編劇間認證分歧,而且這些仲裁員、仲裁顧問、特別委員會或政策審查委員會成員不能與認證仲裁結果有利益關系。
當編劇對認證結果有異議時,爭議將由仲裁委員會決定。仲裁委員會一般由工會的三名成員組成,這三名成員從銀屏認證仲裁人名單中抽取,被列入仲裁人名單的編是至少加入工會5年的編劇,或者至少有三部院線作品,這三名仲裁員中要求至少有兩名曾經參與過其他作品的仲裁,且被選中的仲裁人最好是在某一特定文體仲裁方面有經驗的仲裁人。
仲裁者和顧問需要保持匿名,工會不會透露仲裁人的任何信息給片方、編劇及無關人士,仲裁者和顧問也會保證自身匿名的承諾。
在認證時,需要仲裁者們有專業的知識,來判定下述哪些元素對于最終劇本的整體價值是最重要的,編劇是通過對最終腳本的貢獻程度來獲得對應的認證。編劇對劇本的貢獻率不能通過計算行數或甚至作者所寫的頁數來確定,仲裁者在確定編劇是否有權獲得劇本認證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戲劇結構;
■原始和不同的場景;
■人物塑造或角色關系和對話。
編劇貢獻多少并不是一個容易辨別的事情。在以往的認證經驗中,出現過劇本里的每個對話都發生改變,但是劇本沒有多大變化的情況;也有過對話變化很少,而劇本整體有了非常大的改善,甚至還有劇本中只出現一些細微的變化,但是整個劇本的改善非常明顯,整個劇本都受到影響的情況。
在仲裁小組仲裁時,仲裁者們需要閱讀與最終劇本有關的所有材料,以及提供給這些仲裁者們的文學材料,來評估每一位編劇對最終腳本所做的貢獻。銀幕認證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銀幕認證決定了究竟是哪一位編劇對劇本做出最重要的貢獻,還能夠體現編劇的專業地位,甚至決定了哪一位編劇將獲得(剩余工資)residuals和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