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果硬糖
來源:金牌輿情官(ID:jinpaiyuqingguan)
《戰狼2》讓人深思的除了其不斷刷新紀錄的票房數字之外,還有電影背后14家出品方和7家發行方。參與這場資本盛宴的既有春秋時代、嘲風影業等“老面孔”,也有北京文化、橙子映像等新入局者。
一個電影眾多集團抱團組局,折射出的是行業的新常態,如今影視產業的內容運營早已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而是合作主體間彼此緊密抱團,利用各自的資金、技術、資源等優勢助力影視作品實現價值最大化。
影視內容版權運營體系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版權開發體系,貫穿生產、傳播、營銷推廣、衍生開發的全過程,跨越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又牽扯到多方參與主體的利益。影視作品的成敗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內容版權運營的好壞。
我國影視IP開發異常的“火爆”,但并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賺到了錢,這與內容運營的質量脫不了關系。電影《閃光少女》在豆瓣評分上達到了7.5分,然而這部電影上映20天之后,票房才六千多萬,遠遠和豆瓣的高評分不相匹配,在有些人看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電影的宣發做的不到位。
影視作品的運營是環環相扣的,隨著影視作品內容版權運營愈發重要,而其中項目共同體模式正在逐步凸顯優勢,成為行業常態。
項目共同體模式正成為內容版權營運模式的常態
目前,對于內容版權的運營,國內主要有三種模式,分別是全盤運營、委托運營以及項目共同體運營。其中項目共同體模式以優勢互補的特點正成為行業常用選項。
我國能夠進行影視內容版權全盤運營的文化產業實體需具有多元業務能力。這些運營主體擁有媒體平臺、制作團隊、新媒體入口、廣告客戶以及不同業務主體的下屬公司,其多元業務主要依托下屬公司完成。主要是大型廣電影視集團,比如央視、湖南廣電等。
傳統廣電影視集團下屬業務公司雖基本能夠實現對影視項目的全盤運營,但是其可以獨立支撐的項目有限。在影視內容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下,傳統廣電影視集團還是需要突破體制瓶頸、加強自身影視IP的開發和優質IP資源的購買,除了借助下屬公司的力量,更要“打開門戶”尋求與民營影視制作公司、技術開發公司和互聯網企業的戰略合作。
除了業務全面的影視集團,大部分的影視制作公司、省級廣播電視臺都在影視內容版權上采用了生產與運營相對分離的模式,即委托運營模式。在委托運營階段,影視版權的相關鄰接權成為運營的主要內容。
隨著視頻網站的崛起,他們成為影視劇集重要的銷售渠道。從網絡傳播權分析,多數傳統廣電機構生產的影視內容都選擇一個或多個視頻網站播出,通過簽訂網絡傳播權購買合同和約定條款,向其釋放線上運營權利。
這種相對分離的委托運營模式,各個主體之間各自經營,不利于實現作品品牌的集聚效用,難以樹立統一的品牌形象進行更深層次的全產業鏈開發,從而造成影視資源的流失和浪費。
在實施運營過程中,為了實現項目開發的完整徹底、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將一個項目分成不同的運營板塊來進行,具備不同優勢的主體共同參與到每個板塊的運作中去,最后促成整個產業鏈的順利運營。
影視內容版權的開發形成基于項目的合作制,他們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同開發運營、共享版權收益,成為項目共同體。
《瑯琊榜》、《擇天記》、《大圣歸來》、《戰狼2》等一系列影視作品都得益于這種模式,各個主體之間共擔分享,資源優勢互補的特點更適合如今風險大且產品多元化的市場現狀。
電視劇內容版權運營: 一方布局,多領域打造IP閉環
在電視劇的內容版權運營中,早已從單純依靠廣告和版權出售盈利,走向由一方布局多個領域,依靠參與版權衍生開發及產業鏈運營的盈利模式。
有報道稱,《擇天記》還沒有播出之前,就已經回本了。在一眾IP改編折戟在前,《擇天記》有何魅力能夠獲得投資者青睞?或許除了老生常談的小鮮肉效應,必然離不開IP的開發價值。
據了解,小說《擇天記》的版權隸屬于騰訊旗下閱文集團。閱文集團孵化《擇天記》的IP并不是如以往一般販賣版權給各公司開發,而是升級為長線全局掌控。
閱文集團版權拓展副總經理王蕓曾對這一模式做出過形象的解釋:閱文把IP立在這里,想進來的人先進來,比如游戲負責游戲的部分,影視負責影視的部分,閱文對每一個部分都會參投。并且為了讓大家的利益達成一致,會通過合作方式進行利益捆綁。
電視劇版《擇天記》的開發,其的出品單位包括騰訊影業、企鵝影業、檸萌影業、檸萌悅心、芒果TV、閱文集團等6家,其中騰訊影業和該劇承制方檸萌影業持股比例相同,均為最大股東。
有意思的是,檸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是深圳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且檸萌影業的首輪融資由騰訊領投,第二輪融資,騰訊和芒果基金為跟投。
所以,6家聯合出品公司都是緊緊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且無縫對接了版權所有方、制作方、播出平臺以及大宣發。這也正是《擇天記》沒開拍就被湖南衛視和騰訊視頻鎖定的原因。
隨著資本不斷地涌入影視行業,這種利益共同體形式會逐漸成為趨勢,畢竟由一方來布局多個領域,打造IP閉環可以實現作品價值最大化的。
電影內容版權運營: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優勢互補
在電影運營層面,項目共同體模式早已經普遍存在。在高風險的電影市場,面對高昂的制作成本,多主體參與投資,一方面分散了電影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更多投資方可以帶來更多資源。
根據《西游伏妖篇》的公映許可證文件顯示,這部電影的出品公司甚至多達21家。同時,據麻辣娛投介紹,《大圣歸來》總投資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由浙江橫店影視、北京天空之城、北京燕城十月、北京微影時代、山東高路動畫、北京恭梓兄弟、世紀長龍、山東影視、東臺龍行盛世、淮安西游產業集團、浙江永康壹禾共同投資。11個投資方按照投資比例共同開發、共享版權收益。
參與運營的主體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共同助推電影的成功。北京微影時代背后有微信電影資源,而橫店影視則負責了電影的申報立項。《大圣歸來》的發行則由聚合影聯、橫店影視、微影時代與福恩娛樂共同運作,其中福恩娛樂主要負責影片的海外發行。
此外,創造的票房收視奇跡的《戰狼2》也同樣采取這一模式。其背后的一共有14家出品方和7家發行方。參與這場資本盛宴的既有春秋時代、嘲風影業等“老面孔”,也有北京文化、橙子映像等新入局者。
(圖源:娛樂資本論)
在新面孔中,北京文化尤為引人注目,該公司既是聯合出品方、又是保底發行方及宣傳統籌方,在運營過程中各方拿出自身的資源和渠道,為《戰狼2》的發行、推廣營銷等提供支持。
《戰狼2》的出品方就還有萬達影業與博納影業,一位業內人士分析,《戰狼2》團隊引萬達入局肯定有院線的考量。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其在分析《戰狼2》票房成功的原因時認為,“制片、發行等參與的企業、機構很多,聯合起來力量大,加上保底發行的宣傳,綜合推動力大”是重要因素。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操作中,基于一個IP項目的運營模式并不是單一的,考慮到IP產業鏈開發的復雜性,參與運營的多個主體往往會既有合作運營,又有委托運營。不論采用何種運作方式,影視內容版權開發需要參與主體統籌各方利益,最終實現版權價值的最大化。
此外,資本入局影視產業領域,帶來資金機會的同時,也帶來的泡沫和浮躁。輿情官認為,行業從業者需要牢記的是,內容版權運營是手段,原創優質內容才是根基,畢竟內容產品的創新是版權生成的基礎,內容版權是整個產業鏈的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