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影視產業本身是版權產業,版權授權書在影視界的使用非常普遍,特別是劇本和電影、電視劇的版權授權。本文將幫影視圈的朋友學習如何正確使用影視版權授權書。
什么是版權授權書?
顧名思義,版權授權書是授權人將部分版權授權給被授權人的證明文件。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包括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共有十七種,這十七種權利很少一直集中在一方手中。實踐中,為了版權的流轉方便,版權經常分割使用,因此就需要用到版權授權書。
影視行業中的版權授權書經常用在以下三個方面:
1、辦理相關行政審批手續時使用
如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規定,在拍攝電影前要進行國產片備案審批即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需要提供的材料中包括“編劇允許備案單位使用其作品的授權書”。
2、出具給第三方簽約使用
在電影籌備階段,電影項目主控方為了融資需要,需要向投資方出具編劇的版權授權書或版權聲明。另外,在電影拍攝完畢對外宣傳或發行時,宣傳方或發行方為了保證對方有完全的版權或版權處分權,也會要求出具其他版權方一致出具的版權授權書。
3、簽署版權處分協議時使用
在簽署版權轉讓協議或作品許可使用合同(含改編)等版權處分協議時,版權授權書經常作為合同的附件予以使用,以便于版權的被授權方方便的使用版權權利或再行進行下一步的流轉。
據筆者觀察,影視圈的朋友在使用版權授權書時存在這些不規范的問題:
1、胡亂授權。
同一個版權權利既授權給甲,又授權給乙,或者與前一合作者的糾紛還沒處理完,就授權給后一合作者。同一個權利“一女二嫁”,如果雙方都找上門來,你能履行哪份合同?如顧漫的小說《何以笙蕭默》電影改編權先后授權給樂視影業和光線影業,引發了糾紛。
2、稀里糊涂的授權。
很多編劇稀里糊涂的把版權授權書一簽就把自己的部分權利給處分了出去。結果可能是權利授出去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對價收益。
另外,對于影視項目的投資者而言,出具授權書容易,再對項目主控方制約監督就難了。
3、網上隨便下個“范本”就用。
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合同范本”、“授權書范本”,本來就是魚龍混雜,大家下載到的可能是不能用的版本而不是精華版本,并且“范本”的內容還可能和大家的實際情況不相符。
那么,版權授權書應該如何正確的使用呢?影視律師張春杰結合自身法律實踐,提供以下建議給大家:
1、謹慎出具版權授權書。
授權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出具了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版權授權本身是部分版權的權利讓與,在合同關系沒有解除的情況下,授權了就覆水難收,因此作為授權方一定要慎重。
2、切好蛋糕再授權。
版權分很多種,授權方出具版權授權書之前應先劃分好版權,以免重復授權。作為被授權方也應要求授權方出具相關協議或材料,盡力核實是否存在版權授權沖突的情形。
3、授權書內容細化細化再細化。
授權書的內容越細化越不容易發生糾紛。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版權授權書應盡可能明確授權的權利標的范圍、授權地域范圍、授權使用范圍、授權期間限制、轉授權限制、用途限制、是否獨家、是否專有授權、版權歸屬等。
4、版權授權書和合同一同使用。
多數情況下僅憑一份授權書不能充分的闡述清楚雙方的權利義務,或者版權授權書僅是出具給第三方看的,可能與實際不符,因此雙方需要通過簽訂一份詳盡的合同來確定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
5、核實授權書的真偽。
很多情況下,僅憑查看授權書中的簽字你是很難核實授權書是否是本人簽字的,盡可能聯系到授權人本人或要求對方提供公證過的授權書。另外還要盡量核實授權人本人是否有完全的版權或處分權。要求授權書的提供人進行承諾或擔保,以降低自身的風險。
轉自:公眾號“影視娛樂法”作者: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 張春杰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