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特殊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圍繞著知識產權問題所發生的社會糾紛也越來越多。律師的職業價值就在于運用法律的手段,致力于社會糾紛的解決。當然也應該包括對于知識產權糾紛的解決。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律師要運用法律的手段去處理知識產權糾紛,就必須首先深刻的理解掌握有關知識產權的理論,并及時地去總結知識產權法律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經驗。為此,中國律師會計師聯盟決定舉辦一系列的有關知識產權問題的專題講座,目的在于為聯盟的廣大律師成員創造一種學習研究知識產權問題的良好空氣,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共同提高廣大知識產權律師的從業水平。知識產權是一個類概念,其主要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以及與反不正當競爭有關的權利等四大類權利。作為中國律師會計師聯盟的首次知識產權講座,今天我和廣大律師同仁一起學習探討著作權問題。著作權包括傳統意義的著作權糾紛和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糾紛。傳統意義的著作權,又稱一般意義的著作權,該類著作權所涉及的作品在提示傳統意義的以紙質載體為代表的有形載體,其傳播方式也主要是借助于紙質作品,在有形的空間里傳播。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是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出現的一種新型著作權類型,其特點是以電子介質為載體,通過電訊技術在無形的空間里傳播。一般意義的著作權與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在法理邏輯上是一般和特殊的關系,后者遵循一般意義著作權的一般理論,同時又添加了在網絡環境下的一些性。因此,我們的探討糾紛作上下兩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探討一般意義的著作權問題;第二部分探討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問題。
一、著作權糾紛的概念和特點
要研究對于一類法律糾紛的解決問題,首先就必須弄清楚該類糾紛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對于著作權糾紛的研究也是如此,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那些糾紛是著作權糾紛,著作權糾紛有什么特點。而要弄清楚著作權糾紛的概念和特點,其前提條件就是弄清楚什么是著作權,著作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有何特點。
一、著作權的概念和特點
(一)著作權的概念
(一)著作權的概念
著作權也叫版權,是法律賦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民事主體基于文學、藝術決作品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民事權利。這個概念表明,著作權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組織體;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作品包括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和科學作品。
(二)著作權的特點
與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不同,著作權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著作權基于作品自然產生。
這句話包含兩層含義:其一、著作權是附著在作品上,沒有作品就沒有著作權。其二、著作權是自然產生,有了作品就產生了對于作品的著作權,無需履行任何法律的手續。
2、著作權的內容非常豐富。
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其中人身權包括署名權、修改權、發表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的內容就更為豐富,包括出版權、改編權、翻譯權、播放權、表演權、錄音錄像權等,其本質的意義是對于作品的使用權。
3、著作權保護的是作品的表現形式。
一般而言,著作權不保護作品的內容,關于著作權所保護作品的形式,其經典的表述是采用排除法來確定:根據美國版權法第102條的規定,“版權保護不能延及體現在作品中的思想、步驟、過程、系統、操作方法、概念、原則或發現。
二、著作權糾紛的概念和特點
(一)著作權糾紛的概念。所謂著作權糾紛就是圍繞作品的權屬、使用所發生的糾紛。所謂權屬,也就是作品屬于誰的問題。所謂使用,包括因無權使用發生的糾紛,這類糾紛屬于侵權糾紛;也包括有權使用發生的糾紛,這類糾紛屬于使用合同、轉讓合同糾紛等。
(二)著作權糾紛的特點
1、專業性強
著作權糾紛的專業性是由著作權的客體—作品及其傳播方式的專業性來決定的,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作品內容的專業性;第二、作品載體及其傳播方式的專業性。關于作品內容的專業性,如果作品是文學作品,就要求律師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對各種文學形式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如果作品是藝術作品,如美術、攝影等,就要求律師對此具備一定理解和欣賞能力。當然,對于過于專業可以借助于該領域的專家鑒定、專家意見來解決,但是律師最基本的素質還是非常重要的。關于作品的載體及其傳播方式,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品的存在形式和傳播方式日新月異,律師也只有具備這方面的基本知識,才有可能處理好這類的社會糾紛。
2、類型新
知識產權糾紛的這個特點是和作品存在形式和傳播方式的日新月異出現的,以文字作品為例,傳統的作品就是紙質作品,其傳播方式就是通過出版社、報刊的出版發行,通過書店報亭出售。隨著廣播、影視業的出現,存在于紙質載體的作品,得以被改編通過這些新的傳播途徑而流傳。當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網絡環境下的法律糾紛。
3、難度大
著作權糾紛處理的難度,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證據的收集、保全難度大。著作權案件從主體的角度看會涉及到出版社、銷售商場、媒體,他們往往處于相對的強勢,在律師取證的過程中往往不予配合。在涉及到網絡傳播問題時,由存在證據容易滅失的問題。
第二、損失證據難以搜集。
有損害才有賠償,損害的證據直接關系到賠償的額度。著作權糾紛中據以作為賠償證據包括受害者的損失證據、侵權者的收益證據。這些證據往往存在舉證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