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s4sus"></table> <td id="s4sus"><kbd id="s4sus"></kbd></td>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領域 > 商業演出

    中國影視法律網:再見天價片酬!綜藝“限薪令”設定了這些“薪線”!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傳聞已久的綜藝限薪令落地,不管是《極限挑戰》的黃磊、孫紅雷等六兄弟,還是《奔跑吧》的鄧超、陳赫等兄弟姐妹團都在限薪范疇之內。

     

    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網站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堅決糾正高價邀請明星、競逐明星的不良現象。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19:30-22:30播出的綜藝節目要提前向總局報備嘉賓姓名、片酬、成本占比等信息,每個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過嘉賓總片酬的70%。

     

     

    重要的是,網絡綜藝和地面電視頻道的綜藝節目也要符合上述限薪令,其中重點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的網絡綜藝節目上線前需向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報備嘉賓片酬情況,地面電視頻道由當地廣播電視主管部門負責備案管理和日常監督。

     

    綜藝節目好賺

     

    其實,早在9月份,便有多家媒體曾報道綜藝限薪令的情況。當時有消息表示,綜藝限薪令規定"單期節目單人片酬不超過80萬元,常駐嘉賓一季節目總片酬不超過1000萬元",同時"該政策在兩個月前就以通過紅頭文件的方式下發到各電視臺及制作單位","目前在播的節目多多少少都屬于管控范圍"。

     

    據證券日報當時的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幾個月前確實就已經聽說過此類傳聞,此次"消息應該屬實",但"可能并沒有公開的文件"。

     

    與影視圈頻頻重拳"限薪"不同,綜藝領域卻似乎一直是"法外之地",但綜藝節目卻比影視劇"好賺一些"。

     

    根據業內公認的標準,一般綜藝節目根據量級大小可分為"S級""A級""二線"和一般節目等類型。證券日報援引相關業內人士介紹,針對部分頭部“S級”綜藝,明星的單集片酬可達500萬元,而通常一季節目在12集左右,即其收益平衡在5000萬元的水平上。

     

    《極限挑戰》錄制花絮圖(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京日報曾披露過幾檔熱門綜藝節目的片酬。

     

    范冰冰在《極速前進2》中的報價為6000萬元一季,徐崢參加《食在囧途》的單期片酬為600萬元,算下來一季節目的總片酬達到7500萬元。黃渤拍攝《極限挑戰》的片酬是4800萬元/季,黃磊則為3000萬元/季,還有藝人參加綜藝是按天或者按期計算的,如劉燁參加《爸爸去哪兒》是450萬元/天,林青霞參加《偶像來了》則是240萬元/期。

     

    去年袁立與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開撕"時,在微博上曾經表示,她參加一期節目拿到的片酬為稅后80萬元,錄制時間為一天。

     

    今年復出參加《幻樂之城》的王菲曾被傳其加盟費用為3億元,雖然此后該價位被否認,但王菲也直言"以前不知道綜藝這么好賺。"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影視劇早有限薪令

     

    2016年央視揭開明星天價片酬的大幕之后,兩年間有關明星片酬的風吹草動,總能迅速掀起輿論的龍卷風。包括主管機構、行業協會、制作公司和播放平臺均先后發聲,表示將嚴格控制不合理片酬。

     

    今年6月27日,據新華社報道,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

     

     

    《通知》要求,現階段嚴格落實已有規定,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通知》提到的已有規定,是來自于2017年9月22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布的《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

     

     

    崔永元曝光的"陰陽合同"揭露了影視行業的潛規則,其根本靶向仍是備受詬病的天價片酬。

     

    8月11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影視制作公司,共同發布《關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

     

     

    《聯合聲明》首次明確了演員的最高片酬限額,即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制作公司采購或制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堅決打擊收視率造假

     

    另外,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今日公布的通知中,還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一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決遏制追星炒星、泛娛樂化等不良傾向。

     

    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追星炒星、泛娛樂化等問題的嚴重危害,堅決摒棄以明星為賣點、靠明星博眼球的錯誤做法,嚴格控制偶像養成類節目,嚴格控制影視明星子女參與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各廣播電視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結構化管理和宏觀調控,減少影視明星參與的娛樂游戲、真人秀、歌唱類選拔等節目播出量,積極擴大新聞、經濟、文化、科教、生活服務、動畫和少兒、紀錄片、對農等公益節目播出量。

     

    二是,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節目堅持同一標準、同一尺度。

     

    廣播與電視、上星頻道與地面頻道、網上與網下要堅持統籌管理、統一標準。各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要探索建立網臺聯動的有效管理機制,嚴把文藝節目的內容關、導向關、人員關、片酬關,存在問題的節目,網上網下均不得播出。要積極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各自特色優勢,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在理念、內容、體裁、題材、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創新,努力做到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

    三是,堅決打擊收視率(點擊率)造假行為。

    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要建立節目綜合評價體系,正確開展節目綜合評價,正確看待、合理運用收視率(點擊率)數據,堅決反對唯收視率(點擊率)傾向。嚴禁播出機構對制作機構提出收視率承諾要求,嚴禁簽訂收視對賭協議。嚴禁任何機構和個人干擾、造假收視率(點擊率)數據。相關行業協會和社團組織要有效發揮行業協會自律作用,督促全體會員自覺抵制收視率(點擊率)造假行為。建立健全深化宣傳、廣電和公安等部門聯合協調打擊收視率(點擊率)造假工作機制,對從事、參與收視率(點擊率)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機構和人員堅決予以懲戒。對于典型案例及時向社會曝光,維護行業良好秩序。

     

     

    來源:中國日報微信、每日經濟新聞

     
     
     
     
    在線留言
    ERP系統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