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關于網絡綜藝審查收緊、多檔熱門節目“中招”的消息頻頻傳出。
7月13日,優酷視頻小S和蔡康永訪談類新節目《真相吧萬萬花物》疑似下架。本是第二期節目的播出時間,結果卻迎來了只有53秒的花絮。除了這一期的正片變成預告片,第一期邀請謝娜做嘉賓的正片也被撤下,換成了預告片。
7月14日,同屬于優酷視頻的另一檔綜藝節目《周六夜現場》也下架。
而現在,這些綜藝節目也都重新上線播出,并獲得了較為不錯的播放量。
但其實,這些網絡綜藝節目下架一方面與政策有關,另一方面自身內容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政策是誘因
7月10日,廣電總局出臺了《關于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強調綜藝節目要傳播正能量,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對偶像養成、歌唱才藝競秀類節目的播出要進行嚴控,“要組織專家從主題立意、價值導向、思想內涵、環節設置等方面進行嚴格評估,確保節目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
《真相吧萬萬花物》是在7月13日下架,《周六夜現場》的相關視頻是在7月14日下線,兩檔節目的下線均是在廣電總局下發《通知》之后。
廣電總局《通知》所調控的范圍包括暑期各大視頻網站推出的所有網絡視聽節目,其根本要求是視頻網站要堅持正確導向,遏制節目過度娛樂化和一些錯誤傾向,因此,所有在內容導向、價值觀上存在問題的節目都存在被調控的風險。
內容是關鍵
繼《康熙來了》停播之后,蔡康永、小S的合體之作《真相吧!花花萬物》,在未播之前引發了不少“康熙”忠實粉絲的期待。但節目播出之后反響卻很一般,甚至很多觀眾表示“這是在消耗康熙的好感”、“失望透頂”等等。
從內容上來說,這雖然是一檔明星訪談類節目,通過剖析藝人的購物賬單來深度挖掘消費背后的故事,但與內地主持相比,蔡康永、小S主持風格更為大膽、直接,語言尺度更大,從《康熙來了》就可以體會到。正是因為這樣,節目的政策審查風險相對更大一些。
《周六夜現場》是改編自《Saturday Night Live》(縮寫SNL),這是一檔在美國紅了43年的老牌直播型喜劇小品類綜藝。原版《SNL》節目的一大特色就是諷刺、惡搞當下的政治和文化。這是一種特殊的喜劇表現形式,也是《SNL》節目的靈魂。
國內的《周六夜現場》是買了版權的,這一舉措固然是好的,給國內其他“盜版”綜藝做了一個很好榜樣。對于版權意識、節目模式的改進觀眾是贊揚的,但節目效果并不如意。
從內容方面來說,雖然對原版進行了大量的改良,惡搞、諷刺的尺度已經縮減不少,但基于我國的本土文化氛圍以及當下政策環境,主持人、嘉賓在語言中仍是很容易觸碰到敏感區域。這或是下架的導火索,同時也表明不是所有的節目都適合引進國內。
總得來說,以這兩檔節目為代表,各類網絡綜藝節目不論是延播還是整頓,政策只是一個誘因,而真正的問題還在于節目自身。娛樂化當然可行,但娛樂的內容取向仍要注意。縱然網絡環境相對寬松,但不代表沒有約束、肆意妄為。
前幾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了關于《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旨在將未成年人節目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引導、規范節目內容,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相關政策法規的頒布,節目管理將會越來越完善。
網絡綜藝節目在娛樂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引導正確的輿論、傳達正確的價值觀,過度娛樂化只引火焚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