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犀牛娛樂
文|夏添
昨天,又有一家互聯網巨頭進軍電影發行市場,這次是騰訊影業。
昨天騰訊文創生態大會上,騰訊影業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騰影發行公司,專注于電影發行業務。同時還透露騰影發行公司已經搭建全國性發行地面網絡矩陣,覆蓋中國內地85%票房份額的地區。目前線下團隊已經超過60人,證明了他們要做一線發行公司的決心。
在目前電影發行市場趨于飽和的局面下,騰訊影業此次布局的意義何在?
騰訊影業成立發行公司,
可能有兩個原因
如今的電影發行市場仿佛走到了一個節點,在持續的洗牌過程中,發行業務難做又難賺錢已經成為了共識。
如果地面有60人,那么養一個總數約為百人的發行團隊成本很高。如今不少發行公司都在不斷壓縮人員,騰訊影業這種“逆向思維”也讓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看不懂,認為沒有必要。犀牛君在此分析,此次成立騰影發行公司,可能有兩個原因。
首先,任何一家公司,在規模逐漸變大,項目逐漸增多之后,自己做發行幾乎成為了必經之路。隨著騰訊影業的項目增加,把自家項目拿給別人做,讓別人賺發行費和品牌,倒不如留給自己,這也是很多公司成立發行團隊的初衷。
另外,騰訊影業跟好萊塢六大關系密切,包括在內地協助推廣《神奇女俠》、《魔獸》等,都會是接下來發行業務的來源。而正在熱映的《頭號玩家》則是騰影聯合發行的首個項目。
然后,成立發行公司是一家大影視公司整體實力、影響力的象征。細數內地的幾大影視公司,但凡第一梯隊的公司,都擁有發行團隊,具備主控發行能力。
因此,騰訊影業在發行市場低迷的局面下,依然打造屬于自己的發行團隊,正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自身的影片+好萊塢大片的協助發行,外加其他公司的聯合影片,就片源來看已經頗具規模。
但另一方面,騰訊影業此舉其實和同為騰訊系的貓眼影業有相當大的同業競爭。
“騰影發行未來和貓眼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競爭,貓眼是票務平臺,有自己系統性的布局”,騰訊影業董事長程武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可如今貓眼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購票網站,而是在電影發行業務上已經躋身第一梯隊,主控發行項目經驗豐富。而在騰訊系統內,貓眼已經拿到了微信和QQ等產品的重要流量入口,同樣和京東有著密切合作。
對于淘票票來說,其同樣擁有巨大的購票入口平臺優勢,以及整個阿里體系的流量支持。通過購票平臺業務起家的互聯網電影公司,它們天生離市場更近、離觀眾更近,更容易影響觀眾的購票行為和做出精準觸達。
而對于同為互聯網公司的騰影來說,由于騰影發行沒有貓眼、淘票票這種購票平臺,更多只能依托于線上流量優勢,以及騰訊互娛在早年間做游戲時用到的地推經驗,或許將成為其發展的一個短板。
發行公司呈現兩極分化,
騰影能站哪邊?
目前發行公司的格局明確,目前是兩大互聯網發行公司是貓眼+淘票票,外加老牌發行公司華誼、光線、博納、樂視影業、影聯、聯瑞、恒業,以及院線集結式發行五洲、四海等。這些一線公司均具備主發能力,幾乎壟斷了所有重磅影片。
一是從發行行業整合、洗牌的趨勢來看,貓眼、淘票票這種互聯網發行的市場份額在穩中有升,線上為王的趨勢明顯,可以從數據中看出它們鎖定排片和精準觸達的能力。傳統的發行公司中,幾大老牌公司地位穩定、經驗豐富,自家影片數量有保障,跟影院關系維持良好。而五洲、四海這種院線聯盟式發行,因為院線的優勢,也有穩定的項目來源。
二是中小型發行公司面臨較為尷尬的局面,論落地能力,沒有大公司的人多,論線上能力,沒有平臺的支持。
目前中小發行公司很難接到好的項目,炮灰居多。在持續業務沒有起色之后,只能以轉型或被其他公司整合告終。而小片的發行利潤并不高,因此如果中小公司只有發行一項業務作為支撐,日子不會好過。隨著騰影等互聯網發行公司的入局,會對這類公司呈現更為明顯的市場擠壓,生存更為艱難。
就騰影來說,顯然是想往第一梯隊去靠攏,可發行公司之間同樣有著競爭壓力,因為就電影發行能力來講,幾家一線公司均實力相當,沒有太大的差距,誰能拿到頭部的項目,能拿到爆款,誰就掌握了主動權。比如去年的爆款《戰狼2》、《羞羞的鐵拳》、《前任3》等,不論給哪家一線公司發行,都會有現象級的表現。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騰影發行高管多數來自騰訊互娛系統,或許欠缺傳統發行公司的經驗。就發行工作來說,一些發行工作的具體執行等經驗可以學習,但如何搶奪頭部影片,躋身一線發行公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這種局面下,騰影發行公司想跟一線發行公司爭奪優質項目存在難度,不單是自身的經驗問題,而是幾大發行公司已經跟頭部的幾大片方關系穩固,并且通產都是自產自銷。因此騰影發行短期內可能會以自家影片發行和協助好萊塢大片發行為主,同時通過外包給別人聯合發行來作為能力補充。
騰訊影業新項目未來將集中上映
電影發行,終究是在為電影保駕護航。騰影發行未來預計會發行自己主控的項目,同時也會協發參投的項目,因此最終的發行成績,最大程度還要依賴于母公司騰訊影業的項目。
就騰訊昨天發布的電影項目片單來看,發布的七部電影整體還算頗具實力的。不論是韓延導演的《動物世界》,還有張小北導演的科幻片《拓星者》,著名青春愛情小說改編的《草樣年華》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類型電影。這些也將是騰影接下來發行業務的主要來源。
發行作為電影流水線的末端工作,能夠為內容保駕護航,盡可能帶來和提升市場空間。隨著電影市場的發展與成熟,內容大于發行,內容推動發行的現象越發明顯。就騰訊影業來說,內容有了,發行也有了,接下來就要看內容和發行的成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