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媒體影視行業盛行,資本市場仿佛瞄準了這盤豐盛大餐,大量的熱錢進入新媒體影視行業。然而,在這所謂的繁榮景象下,也滋生出了新媒體影視行業無法忽視的問題。從最初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之后遍地崛起的《老女孩》《小男孩》《老兄弟》,到芭樂傳媒的開山之作《青春期》之后席卷而來的《熱血青春期》《青春盛宴》《躁動青春》等等打著青春牌跟風而來,直到近期新媒體新起之秀淘夢根據陳凱歌導演的《道士下山》熱度而演化出的超級網大《道士出山》三部曲,徹底點燃了網大網劇市場的跟風熱。《道士上山》《道姑下山》等一系列讓人哭笑不得的片名,以及雷人的劇情。
就這樣,大批的影片得到了投資,各路神仙各顯神通草草將劇拍完,許多從業人員一股腦的扎入到跟風熱大軍中。這樣的環境使我們不禁發問,這樣的現象正常嗎?一個行業如此發展健康嗎?相信許多從業人員都會說:“目前新媒體影視行業市場就是這樣,小眾的,獨立的IP沒有人看,沒人看自然也無法收回成本盈利。跟風似乎成了“活下去”的唯一出路。”那么是否真的獨立的,不跟風的網生內容就得不到市場的認可,觀眾的關注,是否就無法實現內容盈利呢 ?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一部新媒體影視作品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即為“內容”,在保證優質的作品質量的前提下,我們都不能忽視的是,宣發工作中的“宣”已經不可或缺,地位越來越重要,精準的營銷,加上優質的影片內容,即便是非主流題材也可以獲得成功。
在2016年7月份芭樂傳媒制作并與樂視會員共同出品的網劇《校園籃球風云》在樂視上線。以片名來看,不難理解是一部有關于校園、體育題材的網劇。在7月份中網劇網大市場中,還正在熱銷是《最好的我們》《余罪》等擁有眾多知名小鮮肉小花的純愛類型,以及犯罪類型網劇。《校園籃球風云》就在這個時間橫沖直撞進入了觀眾的視野。按理說,在當時的網絡劇環境下,這類題材影片并不是十分受歡迎,那么為何這部題材并非絕對主流,甚至演員全是清一色年輕演員并無明星陣容的網絡劇,能夠在當前如此高產的網絡劇市場當中,一枝獨秀,創下如此佳績?
數據支撐甄選影片體裁
匠心打造優質內容
在芭樂BBD大數據系統的支持下,芭樂傳媒在初期選擇投資拍攝的影片類型中可謂下了大功夫。想要拒絕跟風熱,以創作精品優質的內容為首要要求,芭樂傳媒在2015年選購IP時便使用芭樂BBD大數據系統,對于校園、體育、熱血,勵志等題材網絡劇的受眾分析。分析結果表示雖然校園、體育題材并不在如:搞笑,恐怖,動作,穿越等大家眾所周知的熱門影視類目中,但是校園體育類型的受眾范圍卻并不狹隘,能夠準確的滿足目標受眾的胃口,非主流題材的影視劇也能獲得成功。
芭樂傳媒根據自有的BBD大數據分析系統的選擇了當時還并不火熱的校園體育題材。并根據時事推測在2016年的NBA賽事以及巴西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舉辦之時“體育”題材網劇必然會受到觀眾喜愛。總說成功絕非偶然,在嚴密的分析過市場類型后,芭樂傳媒選擇另辟蹊徑著手籌拍了《校園籃球風云》項目。在嚴格把控內容質量的同時,配以精準的營銷手段創造了《校園籃球風云》的良好成績。
(數據來源BBD芭樂大數據系統)
微博話題火爆造勢
據統計,在《校園籃球風云》熱播期間,以#校園籃球風云#和 #邢菲可愛頌#為主的相關話題,在微博上創下3億多閱讀量,堪稱網絡劇關注度的又一神話,十多萬討論量也成功問鼎微博榜單,上線僅2周便拿下5000萬播放量的成績。
針對此次《校園籃球風云》的營銷來說,劉冰介紹稱,與以往傳統營銷手段所不同的是,這次芭樂重點將精力集中在作品精確定位的目標人群的媒介行為的研究上,借助社交媒體的網狀鏈式反應特性,通過小說原創粉絲群體、CBA球員及明星資源在微博以及全國200家高校校園微信矩陣的精準傳播,使得《校園籃球風云》在目標受眾群體中得到了最大范圍的病毒式傳播效應。從其前期營銷策劃,到熱播期間的多種營銷手段層疊攻勢,再到后期的影評、媒體口碑拉升,全部依據大數據分析出的目標人群特點進行精準傳播,投入產出比極高。
自上映前十天起,芭樂開始著手為《校園籃球風云》預熱造勢,無論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還是在論壇以及其他各大平臺,圍繞影片而展開的相關營銷動作,使得影片未播先熱,在網友間形成熱議話題。據不完全統計,在微博上#校園籃球風云#、#邢菲可愛頌#兩大主話題閱讀量超過3億,討論數量超過10萬次,并一度拿下微博榜單、電視劇榜單以及小時榜三項第一,大批微博營銷大號及明星成為話題的擴散者。
多渠道合作
KOL影評豆瓣評分相結合
不拘一格的營銷形式,才是芭樂為影片量身打造的專屬營銷特色,精選北京主要位置投放多臺友寶自動售賣機播放《校園籃球風云》預告片,在Po校園APP開屏及banner位投放宣傳廣告,邀請專業影評人對影片撰寫相關評論,開放豆瓣網友評論,其6.9分的高評分,在同類網絡劇當中也遙遙領先。營銷覆蓋近4億次人群,由此可見,在如今新媒體影視作品發行行業當中,宣發中的“宣”對于一部作品的成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不僅如此,此次芭樂攜手樂視雄厚的全方位資源支持,以樂視強大的生態體系為后盾,在PC端、移動端、TV端以及線下等多渠道立體式宣傳,針對目標受眾人群的多角度覆蓋,這是很多其他發行公司難以實現的。據了解,在《校園籃球風云》熱播期間,樂視PC端首頁、樂視移動端首頁、TV端推薦頁等主要位置提供了全天候推薦,樂視體育、樂視動漫、樂視商城、樂視影視社群等樂視生態其他部門協同發力,為作品進一步拓寬了傳播范圍,而微博、微信以及站外資源合作媒體的持續話題營造,則從更多角度為《校園籃球風云》帶來了更多意外收獲。樂視生態體系的強大之處,在于其掌握了新媒體影視營銷幾乎所有的渠道端口,在其與芭樂的強力配合下,也為《校園籃球風云》的成功提供了不容忽視的助力。
對此芭樂副總裁劉冰表示,市場已經發生巨變,已經從過往的“內容+渠道”的模式向“內容+營銷”轉變,內容為火,營銷為風,風借火勢,營銷的大時代已經到來。
來源:華之章影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