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新規致影視劇發行受阻
3.22下午,廣電總局關于規范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特急文件在網絡上被瘋狂傳播,“鬼畜要涼論”一時此起彼伏。作為鬼畜重要陣地的B站,自然被網友視為重災區,不少人甚至覺得這份文件直指B站。
但文件真的對B站影響巨大嗎?未必。
這份文件和先前的中宣部等部門部署開展兒童邪典視頻集中整治行動、喊麥77首曲子被禁等舉措,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對網絡流行文化的一種監管。專盯著B站說事,也難怪它會有“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的無奈之感。
我們先來看文件中最受關注的幾點內容:
原因:
1、經典文藝節目被惡搞二次創作以吸引眼球
2、沒有視聽牌照的平臺和產品冠名節目
規定:
1、平臺不得傳播涉及內容和版權違規的二次創作短視頻,內容違規包括丑化經典文藝作品;對原節目重新剪輯、配音;篡改原意。
2、未取得許可證的影視劇,未備案的網絡節目以及被通報或處理過的所有視聽節目,對應的片花和預告片不得播出;禁標題黨和利用視頻剪輯炒作。
3、禁止與無牌照的視聽平臺合作,包括網絡直播、冠名和贊助。
也就是說,除了B站,所有視聽平臺都涉及其中,還包括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當然也包括長視頻的影視劇。
3.22中午,短視頻app美拍就發出停用通知。
電影解說類短視頻《閱后即瞎》節目組也宣布將暫時下架所有短視頻。
那么這幾項規定還會對平臺乃至娛樂產業產生哪些影響?
在“違法”邊緣試探的二次創作要涼了嗎?
B站鬼畜視頻愛好者小張告訴小娛,“工作一天心好累,就指望看幾個B站的鬼畜視頻來消遣放松一下了,我真的不想失去這個快樂源泉。”
新規大范圍傳播之后,深受年輕一代歡迎的“鬼畜文化”似乎首當其沖,“B站鬼畜區”要涼的唱衰之聲亦不絕于耳。被小張稱為“鬼畜區之光”的B站UP主伊麗莎白鼠(擁有248.4萬粉絲,其創作的鬼畜視頻《【電音單曲】我是papi醬》,點擊量已突破1806萬。),隨即在微博表示,“如果真按文件上來看嚴格執行的話,鬼畜區沒了。”
然而細讀新規的第一條:“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可知此次整改并非是針對B站,而是一次對包括B站、火山、抖音和美拍等平臺在內的野蠻生長的二次創作短視頻的組合重拳整改。
而位于輿論風暴中心的B站則回應稱,“這個文件不是針對B站的。現在為什么矛頭會都指向B站?是因為我們的用戶情緒都比較恐慌,也比較關心B站。”
其實整治的重點并不在于B站,在于兩處。一是部分二次創作的題材過于敏感,涉及新規所說的“丑化經典文藝作品的節目”,例如《李云龍:你猜旅長怎么說?》,在B站的點擊量已將近500萬。
網友在《亮劍》的鬼畜視頻《李云龍:你猜旅長怎么說?》下的留言
淮秀幫創始人湖咯咯在微博上表示,“不搞四大名著和紅色經典就可以了。”算是給眾多二次視頻的制作者注入一劑暫時性的鎮定劑。二次創作本就題材廣泛,橫跨青春、都市、幻想、修仙等諸多領域,以四大名著和紅色經典為主題的內容占比很小,受到此次新規波及的鬼畜視頻范圍實則有限。
業內人士告訴小娛,“按照現行版權制度體系,影視劇著作權人若沒有授權,你的確不能重新剪輯,這個叫改編權。當年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剪輯無極,陳凱歌說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其實從著作權角度講,他的確是對的。重新剪輯影視劇,其實就是洗稿啊。如果你得到授權,當然就可以剪輯了。對已經有流量有粉絲的po主,是利好啊。”
所以,新規對于頭部的且有成熟變現能力的PO主來說,是好事,但同時也為新晉的視頻二次創作者設立了名為“版權”的門檻。
許可證更容易引發慘案了?
新規規定:未取得許可證的影視劇,未備案的網絡節目以及被通報或處理過的所有視聽節目,對應的片花和預告片不得播出。
“如果這個許可證是指發行許可證的話,那對發行影響就太大了!”一位制片人告訴娛樂資本論。
一般來說,電視劇項目從立項到播出,需要拿到拍攝、發行、播出許可等證。很多電視劇都是播出前一周甚至前一天才拿到發行許可證,“只要不涉及敏感題材,一般都可以拿到證,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去年頻頻當金主的抖音
火山小視頻日后還能做冠名商嗎?
第三點,新規禁止節目與無牌照的視聽平臺合作,包括網絡直播、冠名和贊助。沒有牌照的視聽平臺,主要指快手、抖音等短視頻app。
今年年初,原本承包了各大衛視春晚的抖音和火山小視頻在節目播出時,突然變成了馬賽克,失去了所有露出。一說因為抖音和火山借用今日頭條之前收購的小公司的視聽牌照到期;一說是因為天佑被全網封殺而遭連累。
而在去年,快手、抖音和火山小視頻還頻頻在各大綜藝和晚會刷存在感。
那么新規之后,快手抖音們還能做廣告嗎?
小娛聯系了被抖音贊助的《這就是街舞》播出平臺優酷,對方表示“還沒有接到正式通知”。
但有業內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有短視頻app曾提出贊助幾部上星播出的綜藝節目,但由于缺乏牌照,電視臺無奈拒絕。“對于節目本身來說,還少了很多營銷的玩法。”
新規一如既往地給大眾留下了巨大的猜測空間,但可以確定的是,政策空間只會越來越緊。尤其是每次禁令中語焉不詳的種種條文,給了某些人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機會,苦的只能是內容創作者們,從此將會更加左支右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