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s4sus"></table> <td id="s4sus"><kbd id="s4sus"></kbd></td>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領域 > 影視發行

    中國影視法律網:廣電總局公布二季度電視劇發行許可情況,有哪些新變化?

    來源:主編溫靜
    作者:王涵


    傳媒內參導讀本文對2019年第二季度的發行許可劇目進行匯總與觀察,以分析當下劇集市場的新趨勢與新特點

    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7月26日,廣電總局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電視劇發行許可目錄。根據國家電視劇內容管理的有關規定,現將總局及各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2019年第二季度全國《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頒發統計情況予以通告。

     

     

    2019年4-6月,全國各類電視劇制作機構共計生產完成并獲準發行國產電視劇66部2791集。

     

    根據總局以及各省電視劇管理部門的月報備案統計,題材比例情況如下:

     

    現實題材劇目共計44部1793集,分別占總比例的66.67%、64.24%。其中,當代題材共計38部1519集,分別占總部、集數的57.58%、54.42%;現代題材共計6部274集,分別占總部、集數的9.09%、9.82%。

     

    歷史題材劇目共計22部998集,分別占總比例的33.33%、35.76%。其中,近代題材共計12部610集,分別占總部、集數的18.18%、21.86%;古代題材共計10部388集,分別占總部、集數的15.15%、13.9%。

     

     

    快評|解讀!“2019年Q2電視劇發行許可情況”趨勢分析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王涵

     

    《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可以說是作品的“行駛證”,有了許可證才能選擇以及確定播出路徑,是制作生產劇集作品“臨門一腳”的重要環節。

     

    傳媒獨家對2019年第二季度的發行許可劇目進行匯總與觀察,以分析當下劇集市場的新趨勢與新特點。

     

    一、數量跌落后上升,“注水劇”減少,行業重塑后迎來正向發展

     

    從數量上看,2019年4-6月,全國各類電視劇制作機構共計生產完成并獲準發行國產電視劇66部2791集,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42部1809集來說,總量上升57.1%,但相比去年第二季度的74部2993集來說,總量下降了10.8%,并且從2018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二季度,整體呈現出一個“N”型發展軌跡。

     

     

    電視劇發行許可劇目數量從2018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直線上升之勢,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嚴重下跌、第二季度形成“谷底”回升的態勢,可以說在行業不斷重塑中,眾多影視制作機構在亂象頻出與政策風向中逐漸找準路徑、摸清門路。

     

    另一方面,劇集數量同樣跟隨劇目總數呈現出“N”型軌跡,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從2018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二季度的五個節點中,平均劇集分別為40.4、43.2、43.9、43.1、42.3,總體呈現出倒“V”型軌跡,直觀地說明了作品集數減少的趨勢。

     

    一直以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劇集市場有著正向的引導作品,尤其是對注水劇、演員高片酬等行業亂象進行了持續整頓。今年的7月3日,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同志到廣電總局電視劇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調研中特別強調要“針對注水劇、宮斗劇、翻拍劇、演員高片酬等問題,深入挖掘瓶頸癥結,始終保持高壓”。那么結合數據來看,目前“注水劇”的現象已經得到初步遏制。

     

    二、現實題材多元主導,歷史題材回溫,重新認知后的題材架構趨于穩定

     

     

    從題材來說,當代題材依舊是超過80%以上的“重頭戲”。在歷史題材的橫向比較中,古代題材與近代題材從最初的分庭抗禮,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式微”,再到2019年第二季度的回歸,經歷了一個“V”型發展變化;環比來看,歷史題材在整體數量的發展上,也呈現出“N”型發展軌跡,除了2019年第一季度歷史題材僅為現實題材的37%之外,其余時間段均占到一半比例左右。

     

     

    單獨觀察2019年二季度全國《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目錄,現實題材占總比例的66.67%,劇目數量是歷史題材的兩倍。

     

    在現實題材劇目中,當代題材作品共38部,現代題材共6部,并以都市、涉案、軍旅、農村等元素為主,科幻、青春為輔。該題材以講述當下社會故事、貼近生活原貌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重要原因,不僅作品數量排在首位、種類也更加多元,爆款作品頻出,例如目錄中已播出的當代涉案劇《破冰行動》,都市青春劇《追球》《忽而今夏》《不可思議的晴朗》,都市家庭劇《帶著爸爸去留學》以及即將播出的都市情感劇《小歡喜》等等。

     

    在歷史題材劇目中,近代題材為12部,古代題材為10部。其中近代題材以表現時代變遷、重大革命歷史故事與歷史人物的近代革命與近代傳奇作品為主,較長的時間跨度、重點展示歷史節點,是這些劇集在創作上的共同策略。例如講述東南亞本土華人勵志發展故事的《小娘惹》,展現舊時代廣州的民俗風情和街坊間守望相助情誼的近代都市劇《七十二家房客》,以及近代傳奇劇《勇敢者》《明日彩虹》、近代革命劇《太行鑄劍》《絕地反擊》。

     

    對于古代題材來說,此類題材作品跳出以往玄幻、宮斗的固有圈子與印象,故事多取材自古代歷史故事,以IP翻拍作品為重點,采用奇幻等多視角展現歷史與傳奇。例如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大明風華》講述的是明朝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改編自天蠶土豆同名小說、由王源、歐陽娜娜主演的古裝青春劇《大主宰》,古裝玄幻IP系列劇《九州·天空城2》,以及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且正在熱播熱議的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等。

     

    總體來看,在年初的行業“調適”期中,歷史題材成為行業與市場重新認知、重新尋找創作方向的主要影響方面,開年來行路艱難的古代題材,不管是在環比還是同比上都呈現出明顯的下降態勢。而現實題材則不管是在衛視平臺還是視頻網站平臺,都是“大噸位選手”,占據主導地位。

     

    三、“京滬浙劇”漸成各自模式,地域特色鮮明

     

    從許可證發放機關來看,根據目錄顯示,除了直接向總局送審的作品之外,以北京、上海、浙江的作品居多,并且形成了明顯的地域性特色。

     

    主旋律的京產劇。對于數量最多的“京產劇”來說,二季度共有16部作品獲得發行許可,主要著力點為現實主義題材,并且由于今年處于眾多重大的歷史節點之上,朝著獻禮劇集中發力。例如講述八路軍創建首個大型兵工廠的近代革命劇《太行鑄劍》、保衛魯蘇地區礦產故事的《絕地反擊》,以及都市情感劇《我愛北京天安門》、現代都市劇《最美的安排》《鐵肩》、當代軍旅劇《我們正年輕》等。

     

    青春氣兒的“滬產劇”。數量僅次于“京產劇”的“滬產劇”在二季度中共有13部作品獲得發行許可,關鍵詞為青春。不管是在現代、當代還是古代題材作品中,均在故事、角色等方面令人明顯感知到青春氣息。例如都市青春劇《追球》《彩虹的重力》《世界欠我一個初戀》《拜托啦師兄》《鱷魚與牙簽鳥》,都市劇情劇《小歡喜》《親愛的孩子》《兒子,回家吧》,以及由王源、歐陽娜娜等新生代演員主演的古裝玄幻劇《大主宰》,講述青年成長故事的古裝玄幻劇《九州·天空城2》等。

     

    古風的“浙產劇”。以8部作品數量的“浙產劇”排名第三,題材比重偏向古裝的同時多有均衡。在浙江局二季度發行許可的目錄中,古代題材有5部,分別為《大明風華》《四大才子》《魔法學院之六大令牌》《長安十二時辰》《長安諾》,故事關注點為愛情、懸疑,歷史、奇幻等元素。除此之外還設置了都市家庭劇《帶著爸爸去留學》、都市勵志劇《加油,你是最棒的》以及獻禮劇《麥香》。

     

    在線留言
    ERP系統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