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s4sus"></table> <td id="s4sus"><kbd id="s4sus"></kbd></td>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領域 > 影視制作

    中國影視法律網:2011年到2019年,兩會影視議題發生了哪些變化?

     

    “不管是什么人,都應該堅決杜絕造假”。

     

    影視行業出現的明星流量造假、學歷造假的現象在近期頻頻引起大眾關注,這個議題同樣成為了兩會影視相關的熱議話題。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期間多位明星委員對影視行業的熱點問題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兩會對于影視行業議題的討論向來緊跟行業的熱門事件,從近幾年的明星數據造假、藝人監管、網絡視聽監管,到前幾年關注的電影票房數據造假、影視作品出海,從兩會近些年關注的影視行業議題中可以看到影視行業的發展歷程。

     

     

    2017年到2019年

    藝人、影視作品監管議題熱度上升

     

    從2017年到2019年,兩會的影視議題聚焦藝人以及影視作品監管,對于影視行業中出現的明星亂象和影視作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瓶頸進行探討。

     

    本屆兩會召開后,影視行業中的熱門話題:明星買榜、刷量現象使得“造假”問題成為大眾關注的首要議題。針對這個問題,兩會的明星委員在采訪中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表示,征信記錄應該在演藝界使用。“演藝界也應針對流量造假、收視造假明星做一個征信記錄,這能使演藝界藝人和公司更守誠信。文明是管理出來的,不能隨便流量造假,不能隨便搞虛假宣傳,不能為收視率而采取不法手段。”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趙冬苓在談及近期學術造假等熱點事件時表示,建議建立“污點藝人”懲戒機制,可以根據藝人行為的性質、惡劣程度進行分級評判,比如建立進入市場的負面清單,清單中規定“污點藝人”哪些領域不能進入、多長時間內不能進入。

     

    同時,對于學歷造假問題,政協委員同樣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全國政協委員馮遠征在受訪時表示,“演員的學歷不是最重要的,這一行入門門檻比較低,有愿望是好事兒,關鍵看要怎么樣去學。”明星的學歷造假現象應該從行業層面進行控制,提高明星以及行業自律。

     

    馮遠征

     

    早在2017年召開的兩會中,明星便成為多個全國政協委員的關注熱點,“小鮮肉”的演技和薪酬的極高反差成為當年影視行業的關注重點,“小鮮肉”因此成為當年的影視行業熱詞。“我覺得每個行業都需要新鮮的面孔,‘小鮮肉’他們想要長久地在演藝界發展,應該要更加加強演戲的能力”,全國政協委員汪明荃在2017年兩會中針對這個現象提出。

     

    而在2018年的兩會中,網絡視聽節目的監管問題成為當年兩會中影視方面的中心議題。我國的網絡視聽節目一直采取“自審自播”的審核模式,但是視頻的海量化發展對視頻內容的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2018年的兩會中,優化監管方式成為影視相關的重要議題。

     

     

    2014年到2016年

    電影行業占據關注焦點

     

    2014年到2016年的兩會中,電影行業生態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焦點。電影作品的制作、電影票房、影視出海成為期間兩會影視方面的重點議題。

     

    2014年的兩會,影視文化“走出去”成為會議關注的熱點。全國政協委員張國立在政協小組討論中提到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問題,他表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對境內外影視劇持相同的審查標準,也希望引進境外影視劇的電視臺能夠把國產劇也推出去。在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化進入時,也希望中國的文化同樣能夠走出去。國產影視作品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在“出海”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不斷發力,實現對外的文化影響力。

     

    宋丹丹、張國立

     

    2015年至2016年,電影熒屏掀起IP改編熱的同時,電影行業生態中顯現出的問題也成為影視行業從業者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成為2015年和2016年兩年兩會的重點影視議題。

     

    在2015年的兩會中,“電影強國”成為當年兩會的重點影視議題。

     

    對于密集上線的青春電影,全國人大代表曹可凡表示,“小鮮肉的電影好賣,青春類電影好賣,但是只拍單一類型的電影是否有意義同樣值得思考”。另外,全國人大委員韓三平提出,要成為電影強國,必須力推優秀作品。如何能夠實現“電影強國”,電影的制作水平如何提升也成為當年兩會的熱點議題。

     

    曹可凡

     

    2016年的兩會中,電影行業中存在的票房造假問題上升為當年兩會影視領域的重點議題。

     

    2016年個別影片被曝出存在虛假票房和票房注水的現象,電影行業存在的行業亂象在當年逐漸浮出水面。針對這種行業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張丕民認為,“產生這種事情的根源就是趨利,市場不規范,趨利者有空子可以鉆,從而坑害了整個產業,也會給官方決策帶來失誤”。他表示,一個不健全、不規范的市場是阻礙產業發展的。政府及時出臺一些措施制止是可以,但沒有法律支撐做起來會越位的,要呼吁電影法盡快出臺。

     

     

    2011年到2013年

    電視節目、影視劇本成為熱議話題

     

    2011年到2013年的三屆兩會中,影視領域的議題集中于電視節目以及影視作品的制作層面,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針對電視熒屏中的節目類型以及影視劇內容制作方面提出了多種觀點。

     

    在2011年的兩會中,兒童電視節目的成人化成為當年的關注焦點。全國政協委員宋春麗表示,“現在兒童電視作品匱乏,更多的是通過成年人的內容來教育兒童,藝術作品成年化,即便是卡通片、少兒劇,里面有很多鏡頭、內容連大人都不宜去看。這些作品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及早降低成人化影視作品給未成年人帶去的消極影響”。

     

    宋春麗

     

    2012年的兩會中,影視領域的議題集中于影視內容的創作環境層面,演員和劇本這兩個對于影視劇而言極其重要的因素成為委員們的討論重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力在討論中表示,當下對電影的管束還是太多,來自于方方面面的對電影的責難還是太多。他呼吁“給電影更多的松綁,能夠給電影提供更加寬松的創作和制作環境。”

     

    另外,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針對影視作品的內容創作中存在的注水問題表示,“我們要像雷鋒一樣嚴格要求自己,絕不往作品里添加三聚氰胺、絕不往作品里添加瘦肉精”,他認為影視作品在制作過程中應該保持高度的專業與精品化。

     

    鞏漢林

     

    2013年兩會中,影視劇制作中的劇本和人才仍然是影視領域議題的討論重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文學會會長王興東表示,編劇和導演的位置排序決不能顛倒,“劇本”和“人才”是發展電影和電視產業核心關鍵。同時江西省政協委員著名編劇汪海林也表示,反對三稿取消“攝制權”并擠壓進“改編權”的做法。

     

    縱觀2011年至2019年的兩會在影視方面的議題內容,影視劇的內容制作、影視劇生態、影視劇造船出海始終是兩會的重點關注內容,同時隨著明星產業的快速發展,影視行業中的明星生態問題也在兩會議題中逐漸開始占據重要位置。但是,將影視作品做優做強的內核從未改變,影視行業生態現象討論仍會在2019年的兩會中繼續。

     

    文章來源:橫交所

    在線留言
    ERP系統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