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s4sus"></table> <td id="s4sus"><kbd id="s4sus"></kbd></td>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領域 > 影視制作

    中國影視法律網:聯合攝制電影的法律適用問題

      聯合攝制是指個人、經濟組織、甚至機關、事業單位出于營利或宣傳等目的以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劇本著作權、勞務、土地使用權等作為合作條件,與有拍攝資格的單位聯合制作影視節目,并約定損失分擔、利潤分成、版權歸屬等。投資各方是合作關系,不設立法人組織。這種投資形式多樣、靈活,但注重短期利益,各方的法律關系僅限于一部影視作品的合作中。早期沒有制作資格的組織和個人與有制作資格的單位聯合制作,現有制作資格的單位之間為分散風險也常采取聯合制作的方式。合作各方除應當遵守廣播電影電視等法律、法規外,主要適用《合同法》。合同法的有關原理及基本制度、概念已在相關章節論述,這里主要談談聯合攝制合同的主體問題。
      根據《合同法》,訂立合同的主體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我們常說企業法人的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由其經營范圍決定,那么對于非影視制作機構,如房地產公司,是否可以投資于單部影視作品呢?1993年《公司法》第11條,“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并依法登記。公司應當在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1988年《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30條第二款:“超出核準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那么房地產公司超出其經營范圍簽訂的聯合攝制合同是否有效呢?答案是“有效”,理解這個問題,必須把幾個相關法律文件聯系起來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30條第二款在1994年《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中并未見到,這并不是立法疏忽,而是表明國家對公司經營范圍的嚴格限制已經放寬。199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的除外”,而2000年《電視劇管理規定》 “國家鼓勵社會各界以投資、資助的方式參與制作電視劇” ,2002年《電影管理條例》“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可見聯合攝制并不違反國家的禁止性規定,反而受到有關法規所鼓勵,合同應當有效。但影視制作屬國家限制和特許經營的范圍,合作者中應至少有一方具備影視節目制作經營資格、有相應許可證。對于兩個未取得許可證的非影視制作機構,如兩個房地產公司聯合制作影視節目就屬于超越經營范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其簽訂的聯合攝制合同無效。
      根據《關于取得<單片證>資格認證制度的實施細則(試行)》,獲得《單片證》的單位,最多可與兩個電影制片單位(含文化影視單位)聯合出品;如果是聯合攝制影片,其組合單位也不得超過三個,但合作單位可不限于電影制片單位或文化影視單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踐中有些影視制作機構中的攝制組以自己的名義與其他社會組織或個人簽訂聯合攝制合同,這種合同是無效的,因為攝制組不是法人,沒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不是民事活動的主體,當然不能作為合同主體,也不能成為代理人,不存在事后由被代理人追認的問題,一旦發生糾紛,由攝制組所屬的企事業法人來承擔責任。
    在線留言
    ERP系統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